美国人民必须反对建立东亚版北约
![]() | ![]() |
埃利·拉特纳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发表的最新文章《太平洋防务联盟的必要性》(The Case for a Pacific Defense Pact),堪称群体思维、个人仕途考量以及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如何继续扭曲美国外交政策讨论的典型案例。拉特纳在担任国防部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一职后,如今又回到了马拉松倡议组织(Marathon Initiative),他提议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新的多边北约式联盟。这将是对美国在东亚地区已十分危险的承诺的极度升级。从任何关注现实主义、克制原则或宪政政府的人的角度来看,这一提议不仅在战略上不明智,而且在道德和财政上也站不住脚。
让我们先从显而易见的一点说起。拉特纳设想将美国与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的防务捆绑在一起,其他国家(比如韩国、新西兰)随后也会加入。但美国在该地区已经背负着诸如与日本和菲律宾的相互防务条约之类的负担,这些协议本身就是危险的过时产物,源自冷战初期。拉特纳非但没有质疑这些纠葛是否符合美国的利益,反而想要通过将它们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地区的义务网来加倍投入。其目的何在?无非是遏制中国,尽管中国幅员辽阔,但其从未表现出在远离近海的地区持续投射力量或对其他国家构成生存威胁的意图或能力。
认为北京渴望成为下一个地区霸权,妄图称霸整个地区,这纯属幻想,但国防承包商和像马拉松倡议组织、新美国安全中心这样的智库乐于传播这种说法,以获取资金和声望。拉特纳在这两方面都有经验。他的整个职业生涯要么是在政府中倡导军事扩张,要么是在智库撰写白皮书为这种扩张进行辩护。如今这个人竟然主张建立一个针对他一直警告要警惕的国家的战争联盟,这在预料之中,但危险性丝毫不减。
长期以来,自由意志主义者一直警告说,过度的对外承诺会将美国人的生命和财富与外国势力的野心和焦虑捆绑在一起。拉特纳提议的“太平洋防御协定”恰恰会将美国卷入那种开空白支票式的军事行动,而这正是开国元勋们所憎恶的。它会使美国卷入南中国海的岛礁争端或东中国海的渔业纠纷,将每一个地区性争端都升级为可能的全球冲突。如果中国对日本或菲律宾构成威胁,那么这些国家本身富有且有能力,应当也必须为自己的国防负责。
拉特纳试图通过列举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之间不断加强的军事合作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他非但不把这视为这些国家有能力处理自身地区事务的证据,反而将其作为美国应更深入介入的理由。这恰恰是本末倒置。如果美国的盟友正在增强自身能力并加强协调,那么现在正是减少而非增加美国介入的时候。
此外,文章充斥着常见的危言耸听:中国军舰靠近有争议的岛屿,所谓的信息造假行动,以及被武器化的经济政策。拉特纳忽视了一个事实:美国自己也采取了所有这些手段。他把华盛顿描绘成一个防御性、热爱和平的角色,被一个咄咄逼人、扩张主义的北京包围---这种漫画式的二元对立根本不值得严肃分析。他还完全没有提及美国在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中所扮演的挑衅性角色,比如通过军售、航行自由行动,以及明确承诺协防台湾等行为。
这篇文章最令人恼火的说法是,拟议中的协议不会给美国军队带来新的义务,而只是将现有的关系正式化。这要么是不诚实,要么就是妄想。任何熟悉联盟政治的人都知道,将相互防御保证正式化会极大地提高期望值,降低外交灵活性,而且实际上可能会增加冲突的可能性,因为一旦签署此类协议,就会产生展示可信度、果断行动以及将原本可能被忽视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的争端升级的压力。
从宪法和财政的角度来看,拉特纳的提议尤其危险。美国负债34万亿美元,军事力量过度扩张,在各大洲都有军事部署。它最不需要的就是一个新的冷战式联盟。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其他国家)完全有能力抵御一个仍难以将海军力量投射到第一岛链以外的国家。
总之,拉特纳的《太平洋防御协定》并非保障美国安全的严肃提议。它只是让国防承包商财源滚滚、智库议论纷纷、战争机器轰鸣不止的提议。作为《假想的中国威胁及其真实的危险》一书的作者,我必须再次强调:这种危言耸听之举代价高昂,对我们的经济、对我们的自由以及可能被卷入一场完全不必要的战争而战死的美国人的生命而言都是如此。我们应当拒绝拉特纳的构想,不仅是因为它在战略上误入歧途,还因为它在道德上站不住脚。
作者:约瑟夫·索利斯-马伦是《假想的中国威胁及其真实的危险》一书的作者,他是一位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也是自由意志主义研究所的拉尔夫·雷科研究员。他毕业于斯普林阿伯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密苏里大学,其作品发表在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奥地利经济学季刊》、自由意志主义研究所、《自由意志主义研究杂志》、《美国革命杂志》和 Antiwar.com 网站上。你可以通过 joseph@libertarianinstitute.org 与他联系,或者在推特上关注他 @solis_mu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