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核战争的风险有多大
![]() | ![]() |
在印巴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一起造成26人死亡的武装分子袭击事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敌对行动加剧。新德里指责其邻国策划了此次袭击,但伊斯兰堡予以否认。该事件引发了一系列在印巴边境的小规模军事冲突,印度政府已下令所有在印度的巴基斯坦公民在4月29日前离境。印度还威胁要阻断或改道印度河水系的供水,而这一水系支撑着巴基斯坦80%的农业。
1960年9月由世界银行促成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确定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印度河系统用水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该协议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这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之间罕见的合作范例。印度单方面暂停该条约,巴基斯坦称其为“战争行为”。
地缘政治战略家称此举“经过深思熟虑”----任何对巴基斯坦供水的干扰都可能在本已动荡不安的地区引发饥荒和民众骚乱。在巴基斯坦现任政府以腐败罪名逮捕前总理伊姆兰·汗之后,国内的紧张局势一直在酝酿。或许并非巧合的是,在汗指控一名高级三军情报局官员策划暗杀企图后不久,他就被逮捕了。
汗的被捕引发了2023年巴基斯坦全国范围内支持者的抗议活动。自此,这个国家一直处于政治动荡之中,而在此之前,该国已经深陷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水资源的流失可能会使该国立即崩溃。虽然印度没有能力完全阻断河流,但他们有能力大幅减少流向巴基斯坦的水量,或者将大量水资源引向蓄水区。印度还威胁要停止共享重要的水流量数据,这可能导致无法发出洪水预警,从而毁掉大片农田。
这一发展态势对巴基斯坦政府构成的生存威胁,为巴基斯坦采取原本难以想象的报复行动打开了大门。核武器确实已被摆上台面。分析人士称,巴基斯坦使用“国家力量的全部范畴”这一表述意味着巴基斯坦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包括动用核武器。
至少,巴基斯坦军方不会犹豫对印度用于拦截印度河河水的任何基础设施发动攻击。另一个不妙的因素是印度在军事力量方面明显占优。印度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的人数是巴基斯坦的两倍。印度的空军力量是巴基斯坦的两倍,坦克数量也是两倍,海军规模更大,还拥有数艘核潜艇。
实力悬殊可能会迫使巴基斯坦立即动用核武器来扳平战局,或者在明知会战败的情况下确保印度也同归于尽。换句话说,核交锋的风险极高。
据估计,巴基斯坦至少拥有170枚不同当量的核武器。所有这些武器的射程都在2000英里以内,但足以摧毁印度所有主要人口密集区。巴基斯坦还奉行“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认为与拥有核武器的对手交战时,他们有权首先发射核武器。
印度的核武库规模相当,至少拥有164枚核武器,不过其核武器的威力相对较小。
核交锋或全面战争还可能使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卷入其中。多年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防务关系不断加强。今年 2 月,中国“重申坚定支持巴基斯坦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巴基斯坦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努力”。
这三个国家加起来约占地球人口的一半。放射性沉降物会对南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造成损害。尽管“核冬天”的理论有些夸大其词,而且根据美国军方的研究,核武器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通常在三周内就会消散到安全水平,但对全球经济和东方粮食供应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从而引发长期的国际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