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能否取代黄金-汇有钱途

比特币能否取代黄金

黄金赢得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这场竞争的时间跨度堪比人类文明的延续,成为人类公认的保值手段和交易媒介,成为真正的货币。然而,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出现了:比特币,它有可能与黄金相抗衡,甚至取而代之。

MicroStrategy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J·塞勒断言,比特币将“取代黄金成为非政府价值储存手段”,并称其为“人类的顶级资产”。为了尽可能强调这一点,他还补充道:“比特币是数字黄金。它比黄金强一百万倍,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理由不将其作为价值储存手段。”

而且在政策的突然转变中,此前一直对加密货币持强烈怀疑态度的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设立了一个美国比特币储备库。该储备库将包含在各种刑事诉讼中没收的约20万枚比特币,将其定位为“数字版的诺克斯堡”,此举标志着将比特币视为战略资产。

作为额外的举措,不丹王国已接纳了比特币,将利用其丰富的水电资源来“挖矿”。实际上,不丹将把水力转化为数字黄金,比炼金术士更胜一筹,并成为首批在国家层面采用比特币的国家之一。这两项发展都突显了人们日益认识到比特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潜力,堪比黄金。

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尔领导的政府主张将比特币定为法定货币,暗示其可以作为交易媒介,并“为我国带来金融包容性、投资、旅游、创新和经济发展”。

双子星交易所联合创始人泰勒·温克莱沃斯表示:“我们认为比特币颠覆了黄金。从货币属性来看,我们认为比特币是更好的黄金。那么是什么让黄金成为黄金?稀缺性。比特币的供应量实际上是固定的,所以它比稀缺性更胜一筹。它更便于携带,更具可替代性,也更耐用。可以说,比特币在各方面都优于黄金。”

数千年来,黄金一直是人类文明中美丽、奢华、财富、权力、荣耀和可靠性的象征。其独特的特性:耐久性、可分割性、便携性和内在价值——赢得了历史持久的信任。值得注意的是,黄金的天然稀缺性与纸币和政府创造的银行存款形成了鲜明对比,后两者可以无限量地增发,其价值印在钞票上。早在现代银行体系出现之前,商人和统治者都信赖黄金的重量来进行交易,并将其作为跨境转移财富的手段。

比特币能否担当起这一历史角色?

黄金的历程:几个亮点
据我们所知,最早的金币是由吕底亚文明在公元前600年左右铸造的。当然,在古埃及、波斯、希腊和罗马等帝国,黄金和白银纯粹就是货币。在中世纪晚期,黄金对于商业活动来说不可或缺,尤其是在连接欧洲不断发展的经济体的庞大贸易集市网络中。这些集市在香槟和布鲁日等城市举行,这些集市在香槟和布鲁日等城市举行,成为来自整个大陆的商人结算债务和协商远距离贸易协议的中心。金币和银币是主要的结算工具。

佛罗伦萨的丝绸商人与佛兰德的布料生产商进行贸易时,并不依赖容易被君主们为支付战争费用而贬值的当地货币。相反,他们会携带佛罗伦萨金币或威尼斯达克特金币,这些金币作为黄金单位更广为人知且被普遍接受。贵金属贸易支撑着中世纪的金融体系,像美第奇这样的主要商行通过汇票确保黄金在各地区间安全流通。尽管这些早期的金融工具减少了实物转移的需求,但最终结算仍需动用黄金。

在近代早期,来自拉丁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和葡萄牙,引发了历史上罕见的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全球贸易,强化了金银在从欧洲到中国贸易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到17世纪末,黄金已成为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金本位制,将本国货币与黄金储备挂钩——尽管议会曾就早期的纸币和部分准备金方案争论不休。

美国早在形式上就已采用金银复本位制,1834年实际上转为金本位制,1900年国会通过《金本位法案》后在法律上也确立了金本位制。该制度确保流通中的每一美元都有固定数量的黄金作为支撑,增强了人们对货币的信心。19世纪的金本位制进一步巩固了黄金作为金融稳定力量的声誉。正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指出的,由于黄金供应量增长缓慢,这一时期几乎不存在通货膨胀,因为这防止了货币的过度发行。这种框架主导了全球贸易和经济政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需求迫使许多国家放弃金本位制,转而采用法定货币。

直到20世纪,各国政府才切断了货币与黄金之间的联系。1933年,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终止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直接兑换关系,不再允许美国公民将美元兑换成黄金。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一种间接的金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主要货币与美元挂钩。这一体系一直持续到1971年,当时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彻底切断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最后官方联系。自此以后,美国(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区)依赖于法定货币,这种货币仅靠政府法令支撑,通货膨胀变得长期存在、泛滥成灾,最终造成毁灭性后果。尽管发生了这种转变,黄金对于中央银行和投资者而言仍是关键资产,这凸显了其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持久重要性。

据估计,人类历史上已开采出约24.4万吨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20世纪和21世纪开采的,这得益于采矿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产量的激增凸显了黄金在现代经济中的持续重要性。然而,特朗普总统誓言要访问诺克斯堡,以查看黄金是否真的存在于那里,这是对持续存在的相反传言的回应。



比特币登场:2009 年
2009年,比特币神秘现身,由化名为中本聪(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团体)的人在一篇白皮书中提出。比特币旨在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作为传统法定货币(由法律规定的货币)的替代品。它设定的供应上限为2100万枚“币”,并采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以看似安全、透明且不可篡改的方式记录所有交易。与银行作为中间人的集中式金融系统不同,比特币交易由一个去中心化的节点网络(个人计算机用户)通过名为工作量证明(PoW)的共识机制进行验证。这一过程涉及“矿工”,参与者使用巨大的计算能力来解决复杂的加密难题,从而通过共识验证新的交易“区块”。一旦一个区块(定义的交易单位)被验证,它就会被添加到区块链中。

比特币供应的永久上限由其协议决定,该协议规定比特币的总量永远固定在2100万枚。通过减半这一过程来维持这一固定供应量,该过程大约每四年就会减少挖矿新比特币的奖励,从而减缓新币的发行速度。这种稀缺性是比特币的一个基本特征,支持者认为这使得比特币在通缩性质上与黄金类似。

比特币的市值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曾创下超过1.8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太坊的市值也达到了约22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以太坊没有固定的最高供应量,允许持续发行新的代币。第三大加密货币币安币在 2021 年的市值超过了900亿美元。它初始的最大供应量为2亿枚代币,具有通缩机制,会定期销毁代币以减少总供应量,目标是最终达到1亿枚代币。问题在于:是比特币有望取代黄金,还是加密货币整体有望取代?由于供应量没有上限,以太坊似乎并不符合要求。
更广泛的用途
重要的是要明白,售价曾高达109000美元的比特币并非“硬币”或“钞票”。它不是一种货币,尽管它是一种支付系统。它无法存在于网络空间之外,也无法在网络空间之外使用。比特币“钱包”是一种电脑应用程序。这与黄金或其他任何货币完全不同;事实上,比特币的优点并非货币的优点。它的优点在于其作为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和网络的特性。

尽管最初构想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例如,对银行账户遭拒的麻药业务来说,它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但如今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已在各行业支持一系列应用。在金融领域,它用于跨境交易、汇款,并在货币不稳定的经济体中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手段。区块链技术还催生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无需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即可实现借贷、借款和交易。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追踪商品的来源,防范假冒伪劣产品。奢侈品牌借助区块链技术打击仿冒行为,食品供应商则用其追踪污染源。制药业是早期采用者之一,利用区块链技术改进药品追踪,防范假药,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比特币仍是区块链技术最广为人知的应用,但其底层技术已解锁了众多可能性,其中许多仍处于早期采用阶段。它在塑造数字交易未来方面的作用不容置疑。比特币的市值经历了显著增长,在高峰期曾超过1万亿美元。为什么呢?

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对冲手段,可抵御政府引发的通货膨胀,这曾是黄金的传统角色。比特币已被企业和金融机构所采用,它们将其纳入投资组合,赋予了比特币合法性。例如,微策略公司已投入数十亿美元购买比特币,这反映出其向数字资产的战略性转变。比特币所依托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吸引力,能提供透明度和安全性,吸引了那些对金融创新感兴趣的人。

因此,比特币的支持者认为,这种加密货币如今发挥着类似于黄金的作用,一种不受政府操纵、无国界的去中心化资产。然而,黄金在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远不止稀缺性。黄金关乎信任、流动性以及物理上的持久性。与依赖数字共识机制和加密技术完整性的比特币不同,黄金的价值是显而易见且有形的。

区分比特币与区块链
比特币作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被接受和使用的情况。其价值取决于集体信念。因此,比特币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发展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金融资产,这一过程不可能是立竿见影或自然而然的。

中本聪撰写的比特币白皮书提出了一种当时极为激进的理念:一种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货币体系。早期采用者,尤其是密码学家和程序员,主要通过挖掘比特币来测试该系统。2010年5月22日,已知的第一笔比特币交易是用 10000枚比特币购买了两块披萨(当时价值41美元,如今价值近10亿美元),这是比特币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实际应用案例!

随后,暗网和边缘市场登场。比特币在像“丝绸之路”这样的市场中找到了一个独特的“用武之地”,因为用户看重其匿名性。这一时期也检验了比特币在传统银行控制之外促进交易的能力。一些在技术方面投入巨大的公司,如 Overstock、特斯拉(短暂地)以及一些政府,都认可比特币是一种有效的资产。之后,像 MicroStrategy 和特斯拉(再次)这样的大公司开始在其公司金库中持有比特币。此后,比特币期货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出现,使得主流投资者更容易购入比特币。

实际上,比特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在于其作为货币本身,而在于它作为一个系统,能够实现诸如定制程序的功能,比如在满足某些条件或交付成果之前,进行不可撤销的托管支付。更妙的是,判断条件是否达成完全是数字化且自动化的。这些都属于无需第三方信任的、安全且不可逆转的交易类别。以太坊尤其与这些“智能合约”相关联,而比特币则通过诸如多重签名钱包和定时器等功能实现有限的可编程性,即在满足特定条件(如达到未来约定日期、获得多个签名或验证现实世界中的事件/项目/交付成果完成)之前,不释放支付款项。

这些令人向往的特性并非加密货币本身所固有;比如,其中一些是法律服务的替代品——可编程托管和自动遗产转移。这些特性并不能体现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的属性,就如同银行、支票账户和抵押贷款并非黄金所固有的特性一样,即便黄金作为其价值稳定的保障。

比特币真的是黄金的继承者吗?
比特币作为一种投机手段已相对迅速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和抗通胀工具却表现平平。它远未获得黄金在历史上所享有的普遍认可。在危机时期,投资者仍会像中世纪的商人面对贸易条件的不确定性时那样,涌向黄金这一避险资产。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情况:

1.黄金因其物理特性及其用途而具有内在价值,包括在多个行业的应用。黄金用于珠宝、电子、牙科以及工业用途。相比之下,比特币没有实体形态,其价值源自于人们的接受度、其网络以及线上应用。它没有实际用途,没有实世界的用处,也没有任何独立市场衡量的价值。

简而言之:黄金在几乎任何时代和任何地方都确立了其市场流通性。它具有很高的单位价值(就像所有奢侈品一样),因此财富易于携带。因此,它逐渐被选为用于交易任何东西的最佳商品,因为人们知道它能保值,而且始终可以用来购买其他任何东西。加密货币则不具备这些特性。除了作为网络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外,它没有任何需求。它只是在网络空间中充当“货币”的角色。除此之外,没人想要它。在我们数字化、技术化的未来中,这是否不再重要?从古罗马到二战,这一点在整个历史中都至关重要。

2.这两种资产都被认为是“稀缺”的,但黄金的稀缺性是自然形成的。开采黄金的过程艰难且成本高昂,因此其供应量增长缓慢且稳定,而比特币的稀缺性则是由算法强制执行的。与没有替代品的黄金不同,比特币要与数千种其他数字货币竞争。无法保证未来不会有另一种加密货币超越它。我们尚未达到比特币挖矿的终点,因此无法确定是否真的无法再合法或非法地创造新的比特币。还有数十种其他加密货币,比如以太坊,其供应量没有上限,它们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3.黄金在历史上一直表现出价格稳定的特点,在通货膨胀时期也能保持其价值。比特币虽然逐渐被接受,但价格波动极大,这可能会影响其作为交换媒介的有效性。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已经观察了足够长的时间来确定其价格波动是否与法定货币的通货膨胀呈负相关,这是检验“真货币”的关键标准。

4.黄金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而比特币的监管强度在全球各地各不相同,这影响了其被采用以及融入传统金融体系的程度。比特币的运行需要互联网接入和计算能力,这使其容易受到技术故障或政府施加的限制的影响。黄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储备”,比特币能担当此任吗?

5.黄金的市场吸引力一如既往。黄金销售与中国的春节、印度的排灯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密切相关。此外,黄金在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和开关触点)赋予了它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在历史上使其成为价值储存手段和交换媒介的首选。资金流入比特币是由寻求通过与传统市场不相关的无形资产来分散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推动的;也是由于区块链的创新性吸引了许多精通技术的投资者;还有其作为投机性投资在市场波动中可能带来巨大回报的潜力。

6.黄金的一个常被忽视的优势通过与比特币的对比得以凸显。黄金几乎为所有人所理解。印度的农民和纽约的银行家都明白黄金的价值。相比之下,比特币则显得晦涩难懂。理解区块链技术、加密安全和私钥管理绝非易事。任何撰写有关比特币和区块链文章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清楚即便在写作时,读者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门道。不好意思,什么是“区块”?你说的“挖矿”比特币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它听起来像黄金?如果“货币”这一概念对选民来说变得深奥难懂,那么统治者的权力就会变得无限。

迈向全球数字货币体系
如今,各国政府正在探索或推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向数字化金融体系转型。截至2024年3月,全球134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占全球GDP的98%,处于评估或推出本国数字货币的不同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e-CNY)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开展大规模试点,报告的交易总额约达9870亿美元。欧洲中央银行(ECB)不甘落后,已启动为期多年的数字欧元试点,旨在增强欧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美国已表现出参与跨境央行数字货币(CBDC)项目如 mBridge 计划的兴趣。或许还残留着往昔的记忆,英格兰银行对在2030年前推出数字英镑(“Britcoin”)表示怀疑,理由是用户的隐私问题以及技术成本。像mBridge这样的项目涉及包括香港、泰国、阿联酋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央行合作,旨在利用央行数字货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这种趋势危险得难以言表。鉴于政客们处理金钱的方式:征税、借贷、开支,金钱本身是否应该对大多数公民来说成为一种谜团,永远不在他们手中,而是在一个永远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世界里?

即便在当下,许多坚定的黄金拥趸(不久前还被嘲笑为“黄金狂热分子”)仍坚信,要发挥黄金的作用,就必须将其握在自己手中(存放在家里)。相比之下,又有多少人(包括那些在加密货币上有大量投机的人)能自信地解释清楚是什么让比特币成为“避风港”呢?

如果说“数字黄金”至少在表面上与黄金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一点尚未得到证实;实际上,它甚至还没有展现出超越黄金的理论潜力。其固定供应量、不受政府控制以及去中心化的特点似乎为易引发通货膨胀的法定货币提供了一种替代选择,但其缺乏独立价值、价格波动大、依赖先进技术和众多竞争加密货币的存在,都让人对其能否成为“诚实货币”产生长期存疑。

黄金依然是千百年来最可靠的价值储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