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峰值价格看涨至6600美元
![]() | ![]() |
在9月18日给客户的一份题为《印度市场深化与黄金目标价》的报告中,杰富瑞公司的克里斯·伍德就公司美元模型与黄金价格的关系向投资者提供了最新观点。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解析。本周黄金现货价格触及每盎司3700美元水平,超过了2002年12月《贪婪与恐惧》首次公布的初始目标。因此,该行重新审视了这种金属长期目标价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方法论。
在克里斯·伍德发布的报告中,对“贪婪与恐惧”框架进行了分析,以展示基于收入的计算方法的不断更新是如何影响长期黄金价格目标的。虽然没有提及上涨速度,但基于其简单的方法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信的目标,并建议将其作为照亮黑暗的明灯,前提是不出现地缘政治灾难的情况。
简单来说,1980年黄金在总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是多少?这就是本轮周期设定峰值目标的依据。我们首先剖析其理论依据并对其方法进行讨论。最后,我们使用M2进行类似比较以确保恰当对比。
金价目标的演变
2002年12月,最初设定的金价目标为每盎司3400美元。这一目标是通过将1980年的黄金价格峰值(850 美元)乘以自1980年1月以来美国个人总收入6.3%的年化增长率得出的。经过计算,得出的数值为3437美元。
“随后,在2005年1月初,这一目标被提高到了每盎司3700美元,这是由于对个人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重新评估的结果。”
2007年9月,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不再采用总体个人收入,而是将重点转向人均可支配个人收入。这一指标的更新促成了后续的修正:2016年3月修正至4200美元,2020年8月修正至5500美元。
以可支配收入占比为基准
“要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意味着金价需上涨至6571美元。”
在1980年1月上一轮长期牛市顶峰时,金价曾触及850美元。该价位相当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8551美元的9.9%。当前3730美元的黄金价格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66100美元的5.6%。
在此基础上,该报告提出,当前这一长期牛市的峰值价格应定为每盎司6600美元。
关于6600美元目标的评论
克里斯·伍德的“贪婪与恐惧”框架贯通过收入调整计算提出黄金“目标价”,但细究之下,这些数字更接近长期峰值预测而非传统价格目标。换言之:若黄金果真上涨,其绝对顶部价位何在?
该方法始于 1980 年美国黄金价格的峰值850美元,当时这一价格相当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随后的修订只是更新了收入的计算基数,并重新应用了9.9%的比率。由此得出了一系列数据:2002 年为3400美元,2005 年为3700美元,2016年为4200美元,2020年为5500 美元,而当前周期的预期水平则为6600 美元。
在上一轮黄金长期牛市的顶峰时期(即1980年1月),当时的黄金价格相当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
根据设计,这些水平并非动态预测或可交易目标。它们是衡量潜在长期高点的基准,代表若黄金相对于家庭收入的相对权重恢复到1980年水平时可能达到的交易价位。这一框架解释了为何现货价格常远低于公布水平:该方法论不试图捕捉短期市场动态,仅关注周期顶峰的长期目标价格。
因此,尽管贪婪与恐惧框架将这些数字描述为“目标值”,但更准确地讲,它们应被视为在长期牛市框架内隐含的峰值估值,而非对平均水平或短期结果的预测。这并不是说如果席卷全球的长期趋势失控,或者如果世界在重置情景下恢复金本位制,黄金的价格就不会进一步上涨至这些目标值之上。
现在让我们从M2供应分析的角度,与克里斯·伍德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以作效果对比。
M2能预测什么?
将同样的逻辑应用于M2数据中,从1980年到如今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4倍,这意味着黄金价格将超过每盎司119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