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市场化更进一步-汇有钱途

外汇交易市场化更进一步

外汇交易市场化的进程从“摸着石头过河”渐入深水区。在经过了交易主体扩容、交易时间延长后,外汇交易中心昨日宣布,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已正式成立。这意味着央行放权给金融机构后,为了让其更好地在市场上发挥作用立下了“规矩”。

自律机制成立

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公告称,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于6月24日正式成立,该机制是由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组成的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在符合国家有关汇率政策和外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行为,以及银行间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自律管理。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介绍,到目前为止,有金融机构报价的每一个市场,基本上都有自律机制,比如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LPR(金融机构最优贷款利率)等。外汇市场此次启动自律机制,可以说是其他市场报价经验的推广,有利于外汇市场的发展。

以中间价报价自律管理为例,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分析称,比如当前英镑因为英国脱欧事件而大幅贬值,市场避险需求下,对避险货币的需求加大,会增加外汇市场的货币进出量和流动性。

“虽然我国对个人换汇有额度限制,但是受限的是‘点’,现在‘面’可能很大,大家集体做,对中间价就会造成冲击。有的银行国际业务多,可能会报得很高或很低,有的银行则不敏感。所以自律机制是要让大家在此类情况下都有章可循,不能按单边报价。”肖磊说道。

 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

自律机制的成立,实际上是外汇交易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的标志。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随着央行在外汇市场干预减少,价格的形成愈发接近市场的真实供求,即实体经济部门对外汇的需要,而不是来自于投机性或短线性的资金需求。

“银行结售汇的数据从哪里来?应该是企业实际进出口的需求等,而不能是有人赌哪种货币升值或贬值就去炒作,银行不能为这样的资金需求提供支持,所以市场需要自律,这样的市场下形成的人民币汇率才是真正合理均衡的。”郭田勇说道。

事实上,为了人民币汇率真正的“合理均衡”,近年来,监管层不断地向金融机构放权,推进外汇交易市场化改革。

为了加大市场覆盖范围,2014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大门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打开,证券、信托、保险等行业获准进入;今年以来,IMF、亚开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也陆续加入。

除了参与主体扩容,境内外汇市场还在近两年多次扩大交易主体的业务范围、提高交易额度。同时,为促进境内外一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今年初,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系统每日运行时间由此前的16:30延长至23:30,令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覆盖欧洲交易时段;日前,央行再宣布拟放行境内商业银行参与离岸外汇市场。外汇交易市场化改革一步步被推进。

未来稳步有序地放权

受访人士均认为,外汇交易市场化的改革一定是会一步步走下去的,不过,虽然中央在不断地减弱干预的力度,但放权的速度并不适合过快。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中央在外汇市场上只是宏观调控者,不是市场主体,外汇指定银行等才是市场的真正主体,处于中心地位。

此前,我国央行对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结算、周转余额等实行比例幅度管理,造成外汇指定银行系统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大,其结果使央行成为市场上最大且惟一的买主,这种被动性的市场干预,与只有在市场出现突发性的大幅波动时央行才进行主动干预的职能是相背离的。

现在央行已经淡化了市场交易主体的角色,但宏观调控权还应在其手中。肖磊表示,信息掌握在央行手里,如交易人群、交易渠道、信息数据等,要由央行来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市场的一些配套应急机制还不成熟,不能适应货币完全的自由进出。加上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贬值通道,改革的风险高于人民币升值时期。

不过,其他市场的开放也会带动外汇市场的改革步伐。肖磊指出,昨日深港通也开始测试,对股市有利好,债市也在不断开放。“资本项下的开放,实际上就是外汇市场的开放。如果只开放外汇市场,可以自由兑换货币,但换了外币后不能买该国债券股票,只能做生意,用途就会受限。”肖磊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文 胡潇/制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