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策略与新美元外交-汇有钱途

稳定币策略与新美元外交

最终将加密货币带到华盛顿面前的并非元宇宙、NFT热潮,也不是那些穿着连帽衫的自由至上主义乌托邦主义者,而是美元。不是加密货币白皮书中所设想的那种理论上的内在价值,而是支撑着全球权力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精心打造的美元霸权。

因此,当美国参议院批准一项两党共同支持的法案来监管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这类加密资产时,这不仅仅关乎金融创新,更关乎主权。

《天才法案》与新的监管范围
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的两党投票结果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这表明两党对稳定币监管的支持力度很大。该法案现已提交众议院进行二审,众议院同时也在制定自己的版本《稳定币透明度和问责制以打造更优账本经济法案》,即《稳定法案》。

尽管两院在立法措辞上存在差异,但它们的目标大致一致。众议院的版本正获得更广泛的两党支持,这使得人们对其迅速达成和解过程抱有更高期望。立法者们希望在年底前将两者合并为最终的妥协法案,鉴于行政部门的支持以及对该问题的紧迫性,这一时间表被认为切实可行。观察人士预计,《天才法案》将为统一立法提供结构基础。

该立法创建了一个监管框架,赋予联邦和州级当局对以美元为支撑的代币的监管权,尤其是那些由非银行机构发行的代币。该法案要求提供全额储备支持,禁止算法稳定币,并授权州立特许发行机构遵循国家标准。批评者会像往常一样对州立特许发行机构与美联储之间的地盘之争吹毛求疵,但其战略意图却难以忽视:这是将数字美元纳入美国安全架构的首次真正举措。

代币时代的再中心化
这已不再是硅谷的去中心化实验。这是一项再中心化工程,只不过这一次是通过代码和合规来实现。由私人发行、受监管且以美国国债为支撑的稳定币,提供了传统加密货币无法做到的东西: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制裁甚至代理银行业务都面临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摩擦的世界里,为美元的影响力拓展提供了一条途径。如果说欧洲美元是战后霸权的隐形引擎,那么稳定币就是接下来时代的可编程底盘。

尽管主流媒体对特朗普多有批评,但此举堪称神来之笔:白宫需要美元走弱以促进出口,同时又不削弱全球对美国国债的需求。稳定币让这种平衡之举成为可能。

美元化的新途径
这就是为什么正在审议的立法是一个转折点。它确立了一种模式,美元的主导地位可以通过数字钱包而非银行资产负债表来传递。它带来了一种新型的美元化: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不需要传统机构中介,而且在边缘和脆弱经济体中可能势不可挡。
稳定币
对华盛顿而言,这并非缺陷,而是特色。从阿根廷到加纳再到土耳其,加密货币已然成为濒临崩溃的货币体系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救命稻草。若能获得监管许可,稳定币可能会成为美国向这些货币体系崩溃的国家输出的非官方产品,成为一种软实力的体现。

意大利另辟蹊径
罗马率先看清了这一点。意大利的评论员们如今公开呼吁采取“再美元化”策略,认为采用受美国监管的稳定币并非屈服,而是对欧元贬值和欧洲边缘化的防范。商品交易顾问詹·克劳迪奥·托尔利齐直言不讳:“稳定币是完美的解决方案:与美元挂钩,它们可自由浮动,侵蚀政府的货币主权,成为金融特洛伊木马。”

托尔利齐的观点并非基于意识形态,而是现实主义。

当你的中央银行被财政正统观念和政治僵化所困时,将信任外包给美元看起来像是谨慎之举,而非屈服。

欧洲的监管瘫痪
相比之下,欧洲的监管机构仍深陷保护主义思维的泥潭。

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制度在布鲁塞尔被誉为开创性的,但如今已过时。其设计过度谨慎且充满官僚作风,反映出一种更广泛的弊病:将法律主义误认为是影响力。

欧洲将稳定币视为对货币自主权的威胁,而非战略协同的工具,这不仅让美国企业占了上风,也让美国的国家政策得逞。

通过创新实现的货币吞并
讽刺意味十分尖锐。加密货币本应取代法定货币的主导地位,然而,它却可能巩固了最强大的法定货币的地位。

稳定币法案不只是对代币进行监管,更是将其征召入伍。

而对于美国来说,这并非金融上的迁就,而是货币上的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