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计划采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 ![]() |
中东地区媒体最新报道称,伊朗正积极考虑放弃GPS技术,转而采用中国主导的导航卫星系统——北斗。然而,这一重大转变难以一蹴而就,因为GPS系统早已深度融入伊朗的工业与技术领域。
美国及西方科技企业在电信与地图技术基础设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波斯湾6月份为期12天的冲突期间,伊朗船只多次遭遇GPS信号中断,据信该系统被以色列和美国用于追踪并锁定伊朗官员。
伊朗官员在战争爆发前就已对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PS)感到担忧,而这场冲突更是加剧了他们原有的顾虑,促使他们急于寻找替代方案。毕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明,目前由美国太空军负责运营。
伊朗通信部副部长埃哈桑·奇塔兹本月早些时候对官方媒体表示:“有时,(全球定位系统)会受到内部系统的干扰,正是这一问题促使我们考虑北斗等替代方案。”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他证实政府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将交通、农业和互联网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切换到中国的北斗系统。
同一份报告强调:“自2013年以来,举报人和媒体调查揭示了各种西方技术及手段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为非法监控和数据收集提供了便利,这令世界各国政府忧心忡忡。”
伊朗越来越信任来自中国、印度或俄罗斯的技术,而非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西方盟友的技术,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发展趋势。
俄罗斯方面则希望其国家或地区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GLONASS)能够得到推广,尤其是在盟友的民众中。
半岛电视台在其报道中恰如其分地总结道:“伊朗可能转向北斗系统,这向其他在技术便利与战略自卫之间艰难平衡的国家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盲目、天真地依赖美国控制的基础设施的时代正在迅速结束。”
报告补充道:“各国再也不能承受其军事能力和至关重要的数字主权受制于一个他们无法信任的超级大国的卫星网络。”
事实上,多年前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泄密事件也证实了这一趋势已成问题数十年之久,而就在最近,以色列公司也在开发隐藏间谍软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这些软件被嵌入到看似民用的产品和软件中。